牙周病是牙周组织(牙骨质、牙周膜、牙槽骨和牙龈)的一种慢性疾病。临床上有几种不同类型,其中以牙周膜最多见,也称“牙槽脓溢”。一般症状为牙龈红肿,有脓溢出、牙槽骨疏松或吸收,牙齿逐渐松动。
此病进行缓慢,与营养、内分泌、上下牙齿不能正确咬合及牙石积聚等原因有关。牙周病的发病率较高,多发生在中老年人,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牙周病的病因,祖国的医学早有论述,认为“肾生骨、骨藏精、精生髓、髓养骨,牙为骨之余”。因此认为肾虚是造成牙周骨质吸收破坏的内在因素。也就是说,牙周病虽然是牙齿周围的局部病变,但却是患者全身情况的局部反应。
牙周病的病因有全身性因素和局部性因素。其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,如患糖尿病的人,容易并发牙周病;患慢性消化道疾病、甲状腺机能亢进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,因全身性营养缺乏和失调也容易患牙周病;严重的维生素缺乏症,尤其是维生素C、K的缺乏症,将并发牙周病;妇女在怀孕期和喂奶期,因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,加之此时营养可能相对不足,也容易并发牙周病。
患牙周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,即局部性因素。如牙结石的积蓄、口腔卫生状况不良,以及不正常的修复体、不良的剔牙习惯,吸烟饮酒的刺激等,都会导致牙周病。
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、包括牙龈、牙骨质、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因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,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,也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。但患者并非所有这些组织都同时患病,视局部炎症的轻重及范围,实际上牙周病可分为龈炎和牙周炎二大类。
牙周病是造成人们“老掉牙”的罪魁祸首
牙齿靠牙周组织包括牙龈、牙周膜和牙槽骨将其牢固地固定在颌骨上。如果将牙齿比喻为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包埋树根(牙根)的“土壤”;如果将牙齿比喻为大厦,牙周就是地基。牙周病是由细菌(又名牙菌斑,即牙齿上没有被清理干净的“垃圾”)引起的牙齿周围组织的感染。这种感染会引起炎症,从而造成包埋牙齿的牙槽骨的渐进性吸收,最终导致牙齿的松动。就像包埋大树树根的土壤一但被掏空,大树就会倒掉,而地基不结实大厦也会倒塌一样。牙周病是引起牙齿松动脱落最重要的原因,由于其患病率非常高,中年以后几乎人人患有牙周病,而且常常累及全口多数牙齿。加上此病通常无疼痛等明显自觉症状,因此很难在早期被发现而得到及时治疗。不治疗的牙周病常常引起口内许多牙齿甚至全口牙的脱落,以至于人们误认为“老掉牙”是自然现象。
牙周病的表现
牙周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牙龈出血,晚期出现牙齿松动。有“牙齿健康的沉默杀手”之称。
牙周病最早期的表现是牙龈炎,表现为牙龈红肿,刷牙出血。及时治疗,此阶段可痊愈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炎症会进一步发展,引起深部的牙槽骨吸收,发展成牙周炎。轻度的牙周炎可见牙龈红肿,刷牙出血;中度牙周炎可出现咀嚼无力,口臭,牙龈退缩,牙根暴露,牙床肿痛即所谓的“上火”;重度牙周炎可出现牙齿松动,移位,疼痛,溢脓等症状,最终牙齿脱落。
牙周病的治疗
采取各种手段彻底清除牙面上的“垃圾”,尽可能的修复已造成的组织缺损。
牙周病的治疗比较复杂,需要由牙周专科医生才能完成。包括洁治、刮治、根面平整、去除局部刺激因素、松牙固定、咬合调整、药物辅助治疗、牙周手术治疗、维护治疗等。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:
牙龈炎
洁治:彻底清洁牙冠、牙龈缘和牙龈沟里的菌斑或牙石。
增生性牙龈炎需要进行牙龈成形手术。
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保持口腔清洁。
定期洁牙。
轻度牙周炎
彻底的清洁:包括洁治和刮治
洁治:清洁牙冠和牙龈缘附近的菌斑或牙石。
刮治:去除牙根表面的菌斑和牙石
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保持口腔清洁。
牙周维护治疗。
中度牙周炎
洁治、刮治和根面平整。
根面平整:使牙根表面光滑平整,菌斑不易附着,有利于组织附着。
可能需要牙周手术,例如牙龈成形术(恢复牙龈的正常形态)、牙周翻瓣手术或牙周再生性手术(促进牙周组织再生)等。
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保持口腔清洁。
牙周维护治疗。
重度牙周炎
洁治、刮治和根面平整。
牙周手术。
药物辅助治疗。
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保持口腔清洁。
牙周维护治疗。
冯彩霞:新密市十大杰出青年,雅一生口腔门诊部主任(原新密市小白兔牙科主任)。师从于中国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科主任倪龙兴教授,从事口腔临床工作20余年,口腔诊疗经验丰富,尤其擅长疑难杂症。
Copyright © 2008-2021 冯彩霞 豫ICP备12006924号-1